2021年飛鶴營收突破200億,星飛帆已成為嬰幼兒奶粉全球第一大單品
發布時間:2022-03-29 09:11:28 | 來源:中國網食品 | 作者:
深耕奶粉行業六十年、踐行長期主義的飛鶴,正在邁入長期高質量發展新周期,持續夯實奶粉龍頭地位。
3月28日,中國飛鶴(股票代碼:06186.HK)全年業績出爐,主營業務取得進階突破,新業務品類實現規模效應,業績超市場預期。年報顯示,飛鶴總營收首次突破兩百億大關,達227.8億元,同比增長22.5%,連續六年保持穩健增長;實現凈利69億元,剔除2020年原生態牧業的溢價購買收益,同比增長21.2%,在上游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飛鶴終端產品價格維持不變的情況下,實現營收凈利雙增,顯示出長期穩健的發展態勢。
2021年是飛鶴全面豐收的一年,在市場表現、研發成果和全生命周期品類布局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進展。
2021年飛鶴多款新品問世,市場反響良好,已初顯成效。年報顯示,除嬰配粉業務外,其他乳制品合計實現營收9.9億元,同比增長63.3%,多引擎驅動業績高質量增長。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飛鶴星飛帆已成為嬰幼兒奶粉全球第一大單品,以零售銷售額計,從2020年開始問鼎北京市場第一,據了解,2021年飛鶴在南方市場取得顯著增長,第三季度以來,飛鶴在廣東市場的排名增長到第一。
飛鶴奉行長期主義,對品質和科研創新的極致追求已根植于企業基因。今年“兩會”期間,飛鶴董事長冷友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研發創新上,飛鶴一直堅持做長期、戰略性規劃和投入,而不是看短期、眼前的效益?!?/p>
過去的一年,飛鶴持續加強農牧業建設,專屬農場面積增至近60萬畝,自有牧場的奶牛近8萬頭,生鮮乳品質進一步提升,核心營養指標超過歐盟標準。同時,年設計產能進一步提升至26.7萬噸,產業基礎進一步夯實。
年報顯示,2021年飛鶴研發投入4.3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0.5%。報告期內,飛鶴在國內外權威期刊發表論文39篇,開展2項科研臨床試驗,獲得授權專利105項,參與12項國家、行業和團隊標準的制定。尤其在母乳研究方面,飛鶴取得了多項“全球首次”“行業首個”研究成果,如首次描述了中國母乳低聚糖動態變化趨勢、首次將中國母乳代謝型與嬰幼兒生長發育關聯,明確不同蛋白質對嬰兒的滿意反應和能量代謝造成的影響。為未來的精準營養管理提供有力支撐,也為飛鶴新產品有效轉化提供了理論依據。
此外,飛鶴正在通過數字化和管理提升,提升產品品質,保障極致新鮮,實現降本增效,進一步驅動企業長足穩健發展。
在新國標、二次注冊的驅動下,市場不斷向國產奶粉轉移,國產奶粉重新占領主導地位,飛鶴作為深耕奶粉領域六十年的排頭兵,以產業規模優勢和品質優勢得以快速崛起。高盛在研報中提及,飛鶴是尼爾森監測的所有公司中增長最快的奶粉企業,預計2025年公司的市場份額將增長到35%。長期來看,飛鶴通過科研實力筑建的企業護城河已形成規模,疊加飛鶴在用戶服務、渠道和企業全面數字化升級的優勢,飛鶴在嬰幼兒奶粉領域的影響力正在逐步擴大,穩步向世界一流乳企的目標邁進。
責任編輯:市場監管總局嚴格落實“外防輸入”工作 ...要從嚴從快查處生產加工、銷售、貯存無檢驗檢疫合格證明、無核酸檢測證明、無消毒證明、無追溯信息、來源不明進口冷鏈食品。
商務部:引導外賣平臺下調餐飲業商戶服務...同時,推動各地及時制定配套政策,加強政策宣傳解讀,擴大知曉面,確?;萜笳咴缏涞卦缫娦?。
完善監管機制 補齊安全短板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就《“十四五”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規劃》答記者問 。
山東光頭李記食品公司水果酸奶燕麥霉菌不...山東光頭李記食品有限公司因生產的水果酸奶燕麥霉菌不合格被罰款5萬元。
寶雞關中九龍山瓶裝水溴酸鹽不合格 曾因...標稱寶雞九龍富鍶礦泉水有限公司生產的關中九龍山飲用天然礦泉水(380ml/瓶,2021-07-15),溴酸鹽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貝因美 和中國媽媽在一起貝因美以“愛”為基礎,幫助親子家庭健康幸福。【詳情】
老字號知識產權保護研討會聚焦稻香村、泥人張等老字號典型案例。【詳情】
奶粉食用指南 守護寶寶健康成...提供奶粉喂養指南,解讀奶粉配方成分,幫助新手爸媽理性選擇奶粉。【詳情】
點滴營養,綻放每個生命蒙牛乳業推動營養知識普及、提升國民健康水平。【詳情】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新華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紅餐網 |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產,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