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確保糧食穩產保供
發布時間:2022-03-29 09:26:20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作者:李國祥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確保糧食能源安全放在突出位置,要求加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提出各方面要共同努力,裝滿“米袋子”、充實“菜籃子”,把14億多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近年來,國際糧油價格不斷上漲。今年受俄烏沖突等因素影響,國際糧油市場波動加劇。我國是糧油進口大國,不同程度受到國際糧油市場波動傳導影響。不過,如果有力發揮國內糧油支持政策的積極性作用,調動農民擴大糧油生產積極性,那么實現糧油穩定增產、遏制甚至扭轉部分國際糧油價格過快上漲勢頭,是完全有可能的。
對沖國際糧油市場運行對我國的影響,最有效的辦法是以國內穩產增產增加供給。我國一直高度重視糧油生產。2021年,為了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各地實行黨政同責,進一步壓實各級抓緊糧油生產責任,取得成效,全國糧食總產量達13657億斤,創歷史新高。
近年來,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口糧絕對安全保障水平不斷提高。我國政府將“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作為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之一,并通過對糧油支持政策擴大實施范圍、加大實施力度、完善實施辦法等,在確保糧食連年豐收或增產的同時,實現糧油供求結構的改善,增加糧油有效供給,促進糧油市場健康運行,降低糧油進口風險,更好滿足居民食物消費升級需要,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糧食連年豐收增產的同時還要積極改善供求結構。今年糧油生產施策的目標及其具體要求就是穩定谷物生產和擴種大豆油料。隨著農村改革深化和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及其社會分工發展,糧油生產經營主體直接涉及擁有承包權的農民、流轉土地而經營糧油的農民、提供專業化作業的社會化組織或農民。要實現一攬子支持糧油生產政策目標,就需要針對不同農民群體利益訴求,采取不同的政策手段并充分協調,使其行為結果與社會預期一致。
對于擁有承包權的農民,關鍵是要避免拋荒田的出現,要么自己耕種,要么將承包地流轉出去或者選擇大田托管。各地在發放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的時候,應將承包地是否撂荒作為前提。法律賦予農民生產經營自主權,但在國家需要糧油生產時,擁有承包地的農民必須發揮耕地的生產力作用,才能獲得相應補貼。
流轉土地而經營糧油的農民一般被視為實際種糧農民,對發展糧油生產影響較大,可以獲得生產者補貼。近年來,我國生產者補貼中,大豆生產者補貼力度最大。具有財力的地方應參照東北三省一區的做法,增加大豆種植補貼,改變大豆種植效益偏低狀況,從市場動力和政策激勵兩個途徑來提高農民擴種大豆積極性。
提供專業化作業的農民,主要通過代耕代種代收或者大田托管等社會化服務獲得收益。近年來,各地抓糧油生產,主要通過向社會化服務組織發放補助,確保耕地不撂荒,效果明顯,應繼續發揮主力軍作用。
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針對今年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和極端災害天氣等不確定性,為化解晚播冬小麥可能影響谷物穩產和大豆油料效益偏低影響農民擴種積極性等風險,各地應結合實際,將國家支持糧油生產的一攬子政策落實落細,確保為開新局、應變局、穩大局發揮重要積極作用。
責任編輯:市場監管總局嚴格落實“外防輸入”工作 ...要從嚴從快查處生產加工、銷售、貯存無檢驗檢疫合格證明、無核酸檢測證明、無消毒證明、無追溯信息、來源不明進口冷鏈食品。
商務部:引導外賣平臺下調餐飲業商戶服務...同時,推動各地及時制定配套政策,加強政策宣傳解讀,擴大知曉面,確?;萜笳咴缏涞卦缫娦?。
完善監管機制 補齊安全短板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就《“十四五”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規劃》答記者問 。
山東光頭李記食品公司水果酸奶燕麥霉菌不...山東光頭李記食品有限公司因生產的水果酸奶燕麥霉菌不合格被罰款5萬元。
寶雞關中九龍山瓶裝水溴酸鹽不合格 曾因...標稱寶雞九龍富鍶礦泉水有限公司生產的關中九龍山飲用天然礦泉水(380ml/瓶,2021-07-15),溴酸鹽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貝因美 和中國媽媽在一起貝因美以“愛”為基礎,幫助親子家庭健康幸福。【詳情】
老字號知識產權保護研討會聚焦稻香村、泥人張等老字號典型案例。【詳情】
奶粉食用指南 守護寶寶健康成...提供奶粉喂養指南,解讀奶粉配方成分,幫助新手爸媽理性選擇奶粉。【詳情】
點滴營養,綻放每個生命蒙牛乳業推動營養知識普及、提升國民健康水平。【詳情】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新華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紅餐網 |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產,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網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